AI机器人编程课程
少儿编程是通过编程游戏启蒙、可视化图形编程等课程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创新解难能力的课程。中国国务院发布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,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。规划中明确指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,逐步推广编程教育。据不完全统计,仅2019年至2020年,涉及编程教育政策新出台了14项。 从地区看:出台政策的部门既有教育部,也有北京、浙江、福建厦门等教育资源较为发达的地区,也有河南、山西等中西部地区;从政策的内容看,政策的颗粒度也已经细化到具体的落地执行内容,以浙江省为例,政策要求浙江省新学期3—9年级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将同步替换新教材其中,八年级将新增Python课程内容。新高一信息技术编程语言由VB替换为Python,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程序设计与算法等内容按照教材规划五六年级开始接触。 我们可以期待:在不久的将来,编程教育正式走入课堂。 我们不难看出,编程对于新时代教育的重要性,究竟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编程呢? 很多家长朋友会说: 编程不是程序员需要学习的吗? 我家宝贝未来并不准备向这个方面发展; 我家女宝不适合学习编程... 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,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?并不是。除了让孩子掌握编程这一项技能,更多希望编程思维能够帮助孩子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的创意学习方式。毕竟很多学校还是很看重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,这些孩子多半做事有条理,逻辑性强,会分解问题寻找规律;对于未来世界,对于孩子来说编程也已然成为一项必备技能与能力。 孩子学编程真的不是学复杂的语言和代码,而是注重培养孩子的编程思维以及数理逻辑的训练。编程教育同时也并无男生比较适合学习这一说。 编程思维并不是计算机的思维 编程思维并不是计算机的思维,而永远是人的思维。谷歌公司将计算思维概括为四种类型:分解问题、模式认知、抽象思维、算法设计。 我国学者指出计算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,能够清晰、抽象地将问题和解决方案用信息处理代理(机器或人)所能有效执行的方式表述出来。尽管定义形式各异,但可见编程思维的本质是“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”,是一种复合型过程思维。 编程教育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编程教育特点符合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学生观,以生活为内容的课程观,以解决问题为方法的教学观。编程教育不是某一种教学模式,而是以人机对话平台为载体,结合诸如设计思维(Design Thinking)、基于问题的学习(Problem-Based Learning)、基于项目的学习(Project-Based Learning)、做中学(Hands-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)等新教育理念及模式,以达成计算思维能力的养成。 从这点看,它又是以心智或思维训练为目标的教育。编程教育的目的不是“learn to code”,而是“code to learn”,即学会“举一反三”,将计算思维能力迁移到其他领域的学习中、去解决人工智能时代生活中遇到的其他问题的能力。 孩子越早接触学习效果越好 美国政府一直很重视少儿编程教育,还有很多国家也都对孩子编程教育十分重视。 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国外少儿编程的情况: 韩国:从2018年起将编程纳入小学正规必修课程; 美国:小学信息课程内容,几乎都是少儿编程类产品。美国至少一半以上的高薪工作需要一些编程知识和技能; 英国:早在2014年规定将电脑编程学习纳入当地中小学必修课程, 学龄5岁以上的儿童必须学习电脑编程; 日本:早在2016年,日本政府就将中小学校必修编程科目加入到了新的成长战略草案中; 新加坡:多所中小学推出编程学习项目。 美国基础教育阶段(K12)已有约 67.5%的孩子接受在线编程教育。 编程是孩子必须要掌握的一门技能,早一点学,将受益终身。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、生活、娱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,可以预见,我们即将踏入一个由计算机与机器人主导的人工智能的时代。编程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中一种基础的、核心的技能。
学之源AI机器人编程课程让孩子学会用“编程思维”去思考和解决问题,编程会让我们的工作方法更加的科学严谨,也会帮助孩子学好其他学科。
信息学奥赛C++基础内容
信息学奥赛C++提升
5岁以上
机器人模块探索(3-5岁)32课时
机器人编程启蒙(4-6岁)32课时
机器人编程进阶(5-7岁)32课时
机器人编程提升(6-12岁)32课时
机器人代码编程(5年级以上)32课时
机器人算法编程(6年级以上)32课时